“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職教升學體系
九年義務教育臨近尾聲,正值花季的少年們將面臨人生的第 一次“分流”。中考之后,選擇“中職”還是“普高”?選擇適合的類型教育,是打通成功的核心和關鍵。在高中階段,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種同等重要的教育類型。普通教育已眾所周知,職業教育同樣前途光明。
此前,教育部曾提出推動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中職招生人數將越來越多,中職升學途徑也越來越開闊。有更多的學生通過職業教育實現自己的價值,考上大學、甚至是研究生......
1
中職生的升學體系完善
眼下,中考升學在即,不少學生和家長都很焦慮——萬一考不上普高,還能有前途嗎?目前,我國的高職單獨招生考試、五年制高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招生、普通高考等中職生升學方式已成熟,“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銜接體系已暢通。有很多人用親身經歷告訴了大家:中考其實決定不了什么,決定明天成就的不是昨天,而是每一個奮斗的今天。
2
中職生的升學比例上升
目前,全國各地通過實施五年一貫制、中本貫通、中高本貫通、職教高考、對口單獨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升學等多種政策,積極拓展中職學生升學渠道,中職畢業生升學率有較大提升,2020年升學人數達145.33萬人,升學率49.24%,升學人數比2019年上升5.07個百分點。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對于中職生的單招計劃,已經達到了整個該屆中職生群體的4.7成。再加上五年一貫制、對口升學、出國留學等升學途徑,中職生群體升學的人數超過一半是毋庸置疑的。
3
中職生的專業建設完善
2020年全國中職學校招生專業點數達到4.7萬個,較2019年增加2800多個,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業傾向和學習基礎,選擇適合的學校、喜歡的專業。
4
中職生的資助體系完整
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為主,學校和社會資助及頂崗實習等為補充的資助政策體系。其中,中職國家獎學金是面向中職(含技工學校)學生專門設立的國家 級 zui高榮譽獎項。全國每年共獎勵2萬名中職學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
5
中職生的就業道路寬闊
“當時就想著進校學門手藝,將來好找個工作。”部分學生也是抱著這種想法選擇了中職。中職生的課堂注重實踐、實訓和實習,校企聯合培養孕育出一代又一代能工巧匠,技能高手進入頂 尖企業工作不是個案,從省到國家到世界的舞臺都為職校生敞開。至2020年,全國共有94所中職學校開展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63所學校通過試點驗收。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職教高考,也叫職業教育高考,是相對于普通高考的職業教育的專門性高考,它與普通高考具有同等功能,采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
考試科目:包括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80分)、專業知識(200分)、專業技能(230分),總分750分。
職教高考VS普通高考
普職招生1:1的政策,讓一部分普高分數線上下的學生和家長,在選擇普高和職高上不知所措。其實,選擇普高或職高不是目的,能否繼續考大學才是選擇的本質。
當你在為能進入普高而慶幸的時候,別人早早地開始選擇職高高考沖刺本科了,而你在普高只能努力地爭???,甚至連??埔采喜涣?/strong>。
普高錄取的zui后一批,上本幾率有多少?普高線以下職高段的學生,花盡心思和高額的學費爭取到一個普高的就讀機會,考本科的機會幾乎為零,還要努力與普高生爭奪???,很大幾率會成為zui后的10%,連??埔采喜涣?。 當前,職業教育已經貫通了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升學通道。
國務院發文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職業學校的職教高考。
(01 )職教高考 | 途徑
1- 單考單招
單考單招全稱為“高等職業教育單獨考試單獨招生”,是由國家教育部單獨對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高考招生的一種形式。
學歷性質是統招全日制學歷,與普高高考的大學學歷相同。
考試內容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職業技能考試(根據類別不同,內容不同)300分,滿分600分。職業技能5月之前考試,語文數學6月7日與普高高考一同考試。 單考單招的特點分類別考試,沖本機會大考試科目少,試卷難度低錄取比例高,大學有保障偏科不是痛,特長可發揮中職免學費,經濟負擔少
2- 中高職一體化3+2
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簡稱中高職一體化3+2。按照“初中起點、五年培養、中高職融通”的辦學原則。 學制按照“三二分段”模式進行培養其中前三年在中職階段學習,執行中職管理標準;后兩年在高職階段學習,執行高職院校管理標準。 考試形式合作的高職院校組織選拔考試,升學率達到95-1 00%。 選擇思路選擇中高職一體化3+2,要先看高職院校和專業,再選擇對應的中職學校和專業,選擇思路有以下四種:① 高職院校專業優先② 高職專業相同,比高職院校的實力③ 專業相同,選高職院校所在的城市④ 高校優先和能考上優先 3+2的特點院校來考試,學習更容易提前選專業,生涯早規劃大專少一年,升本不吃虧錄取比例高,大專有保障中職免學費,經濟負擔少
(02)職教高考 | 專業和學校選擇路徑
03 職教高考 | 模擬選擇專業和學校
1- 單考單招
步驟參考如下:
2- 中高職一體化3+2
步驟參考如下:
(03)職教高考 |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培養體系
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本科職業教育培養體系,構建應用型人才系統化的發展通道,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長期以來,我們通過學制銜接、課程銜接等手段,在人才培養一體化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多經驗,新時期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一體化要更加深入到課程和評價層面,尤其要注重評價制度改革,通過構建適應職業教育類型特征和發展需求的職教高考制度,推動各級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主動銜接、深度融合。
實現職教人才培養一體化的關鍵在評價
評價是影響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早期的一體化主要依靠學制層面的銜接,如設置獨立的中高貫通項目、中本貫通項目。然而在缺乏人才培養過程的協調之下,僅學制層面的銜接難以破解人才系統化、長學制培養的核心問題,如學習內容重復、培養目標錯位等。因此,一體化進程逐漸下沉至課程層面,不同層次的學校希望通過課程的一體化開發,解決不同學段間的斷層,實現人才的高 效率培養。
但是,課程層面的一體化僅是學校之間的行為,由于缺乏區域內相對統一的學習內容標準,不同學校對一體化人才培養的目標和過程有著不同的認識,培養質量也參差不齊,一體化培養難以形成高質量、規?;纳鐣б?。
尤其是當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升至本科時,現有的課程體系又如何能夠實現中職、高職和本科間的有效銜接?顯然,若要實現一體化人才培養在范圍、內容和質量上的突破,必須依靠一體化評價制度的改革,而這一改革的關鍵在于構建職教高考制度。
職教高考制度將有效支撐人才培養一體化
職教高考制度是為滿足高中教育學生升入職業高等教育而設計的考試招生制度。它既具有程序和形式上的統一性,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這是由職業教育自身的區域性所決定的。構建職教高考制度的首要目的,是要構建起區域內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體系。通過相對統一、科學設計的考試制度,區域內的中職、高職和職教本科可以尋找到各自辦學的基準線,進而自上而下地明確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畢業要求,并倒逼各級職業學校主動研究其他層級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特點,探索一體化的可能路徑和現實方案,為規范辦學、促進各級職業教育內部銜接提供了外部動力。
需要明確的是,相對統一的考試模式并不會抹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多樣性。相反,統一考試的zui大優勢在于兜底和評估人才培養的基本質量,并通過合理的考試內容和招生制度設計,選拔出適合在高職和職教本科就讀的學生。
實際上,一些省市已經不同程度地建立起了省域學業水平測試制度和技能抽測制度。這些制度在規范各級學校辦學、摸底人才培養質量、服務職業院校招生等方面體現了一定價值。然而總的來看,現有的統一考試制度在內容設計、實施過程、成績使用、制度權威性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而以各級各類技能大賽為代表的競賽評價,雖然能為人才培養質量提供評價維度,但不能全面反映各級各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平均水平,也無法實現對人才培養過程的有效規范和系統設計。
因此,職教高考制度的設計,既要高瞻遠矚,做好頂層設計,又要充分考慮已有的職業教育評價機制,實現不同類型評價的優勢互補。
職教高考服務人才培養一體化要“四個堅持”
新時期推進職教高考制度改革,應深入貫徹和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示精神,把握好“四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省級統籌。堅持省級統籌有利于職教高考制度切實服務區域技術技能人才的系統化培養。由于各省職業教育的辦學力量和制度環境各異,尤其是生源和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的分布存在較大的省際差異,堅持省級統籌便于各?。▍^、市)根據實際情況設計適合的職教高考實施模式。堅持省級統籌,要求各?。▍^、市)組織專門負責職教高考的部門,或成立考試招生組織委員會,負責考試的命題、組織與后續招生工作的實施。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基于本?。▍^、市)生源結構、職業高等教育資源布局和專業結構,設計合理的考試招生模式,并與本?。▍^、市)已有的技能抽測、學業水平測試等考試機制相協調。堅持省級統籌,并不意味著國家在職教高考制度改革中沒有角色。相反,由于各省職業教育資源和職教高考的實施模式不同,因此國家應在跨省考試、生源調劑、招生政策等方面建立協調機制,充分保障考生和招生單位的合法權益。此外,國家應建立督查制度,對各省職教高考制度的設計與實施情況進行巡視和監督,維護考試公平。
二是要堅持育人導向。職教高考并不是單純的人才選拔制度,其深遠意義在于通過考試制度與教學標準的融合,實現對各級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的、過程和結果的規范。因此,“立德樹人”始終是職教高考制度改革之“魂”。堅持育人導向,應秉持能力本位原則,可嘗試構建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結合的能力模塊庫,科學開發不同崗位的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定位能力層級,以實現考試內容的有據可依,推動省域層面考試內容和教學內容的一體化,并引導各級職業院校做深、做實課程改革。此外,要鼓勵職業高等院校綜合使用職教高考成績與其他過程評價成績錄取學生,允許考生憑高層級技能大賽獲獎成績以一定比例加分等。
三是要堅持科學設計。命題質量決定了考試本身的信效度,直接影響評價和人才選拔的質量。因此,要高度重視職教高考內容和方法的科學設計,為一體化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評價保障。首先,要根據??坪捅究坡殬I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入學者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特征,然后結合各專業所對應崗位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的內容和層次,篩選具有評價價值的內容。其次,根據評價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考試方法,尤其要關注技能考試方法和工具的研究與開發,確保技能測試成績能夠真實反映技能水平。再其次,要根據各地區招生形勢、專業特征等因素,合理設計職教高考成績的使用方法。
四是要堅持公平公正。由于職教高考涉及的專業面廣,不同專業的考試內容存在很大差異,且需要合理安排理論考試與技能測試的實施,因此,職教高考的組織和實施比普通高考更為復雜,尤其是在技能測試、考試命題等環節普遍存在公平性疑慮。而公平性是職教高考作為評價機制的底線,未來應做好職教高考制度的精細化設計,通過建設題庫、組建多元命題團隊、強化命題研究支撐等方式,鞏固命題環節的公平性;通過建立可量化評價標準、圍繞技能特點開發新測試手段等方式,鞏固實施環節的公平性;通過建設全?。▍^、市)統一的考招錄一體化管理平臺、規范技能大賽特招等特殊招錄方式的執行程序等方式,鞏固招錄環節的公平性。